贝勃规律
>> Monday, April 6, 2009
贝勃定律:又称为贝勃规律
生活中充满的贝勃规律的左右。若有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充满了“贝勃定律”。比方说,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些都是贝勃规律在操控人的感觉。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这种规律称为“贝勃规律”。贝勃规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贝勃规律-心理实验
在情人节的前两个月,一位意大利的心理学家曾在两对具有大体相同的成长背景、年龄阶段和交往过程的恋人当中,做了这样一个送玫瑰花的实验。
心理学家让其中一对恋人中的男孩,每个周末都给自己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而让另一对恋人中的男孩,只在情人节那一天给自己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
由于两个男孩的送花频率和时机不同,导致了结果的截然不同:
那个在每个周末都收到红玫瑰的姑娘,表现得相当平静。尽管没有大的不满意,但她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我看到别人送给自己女朋友大把的‘蓝色妖姬 ’比这普通的红玫瑰漂亮多了,心里真是很羡慕!”
而那个从来没有接到过红玫瑰的姑娘,当手捧着男朋友送来的玫瑰花时表现出了被呵护,被关爱的极度甜蜜,随后竟然旁若无人,欣喜若狂的与男友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心理学家在得到了这个结果以后,立刻先向两对恋人说明了原委,以消除实验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还向他们讲解了另一个实验: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异。即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刺激总量越大,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贝勃规律-生活案例
我们总是对父母的唠叨烦躁不已,早上出门,妈妈背后追着,带着伞,快下雨了,你偏不,可是下课,真的就下雨了。妈妈又来接,你习以为常,这不是应该的嘛!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可是有天,同学来找你一起上学,提醒,要下雨,带伞,你却带了。下课真的下雨了,你感激涕零,多亏你的提醒!不是吗?我们对路人的帮助都会心存感恩,却把亲人的关心当做家常便饭。
事实上,对于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适当的感动。可是对于亲友的帮助,我们更应该报以更大的感恩。所以,珍惜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吧!
除开亲情,生活的其他事件上也可以说明“贝勃规律”无形地作用:
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在单位拼命表现,兢兢业业,然后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矫情,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显得一无是处,懒散不守纪律,慢慢熟悉之后,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做到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表现越来越好,觉得这个人要求上进,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
一个商家赚钱的心理法则
贝勃定律是一个“狡猾”的定律。它的效应在各个方面几乎都能屡试不爽。因为,不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人总是会有一种逐渐适应的机制。
经常会在街上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家商店门口拉上了一条安全带,控制进入商店的人数,而店门外,准备入店选购的人居然排起了一条“长龙”。这在到处打着“不计成本、疯狂减价”标语的步行街,简直是“奇迹”。看着一堆人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出”,很多顾客都被打动了,跃跃欲试地排了队,准备进去“洗劫”一番。好不容易轮进去了,却惊讶地发现:里面都是一些质量并不怎么好,但原价却是奇贵的物品。当然,那些物品是以2折的低价发售的。但即使是2折,也觉得它们并不值那个价。
有些顾客会提出疑问:“应该不是吧?这条街我经常逛的,这家店新货上市时,确实是那个价格的,而且都不打折。他们平时真的是门可罗雀,但一换季,就打折打得很厉害,那时就会人满为患啦!”
“你说对啦!他们就是这样成功地吸引了你的注意。对不对?你想想,折扣越多,你是不是越兴奋?而同一折扣的话,你会对原价1000元,现在80%折销的物品感兴趣,还是对也是80%销售,不过原价是100元的物品感兴趣?”可以说,那个商店完全就是利用贝勃定律来赚钱的。谁都知道,相比100元2折发售的物品,绝对是原价1000元打2折的物品更吸引人的眼球,这让人们更有“物超所值”的感觉。
真正高明的商家,会按照奇贵的“原价”销售一段时间(哪怕不赚一分钱)后,才进行轰轰烈烈的“减价销售”。其实,前面的原价销售,就是为之后的“让利促销”作铺垫的,这是贝勃定律的应用方式之一。
熟读此律,让爱由浅入深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常看到贝勃定律的效应。许多家长喜欢用金钱的刺激来促使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比如承诺考第一名奖励200元,进步一个名次就奖励50元,等等。在家长眼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钱,孩子就可以买到他喜欢的东西:零食、漫画、明星海报、CD碟等等。也许,一开始,这个奖罚制度还是很吸引孩子的。但实际上,不用多长时间,孩子就会渐渐厌倦这种“奖励”。
曾有一个孩子说:“有很多次,我的成绩完全达到了爸爸规定的要求,但我都没有向爸爸要奖赏。爸爸也问过我为什么,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告诉他。”“为什么没有告诉他?”“告诉他就能理解吗?在你们大人眼里,似乎我们都是一群小财迷,为了一点点钱,就会奋不顾身的。”孩子撇了撇嘴,不屑一顾地说道。其实,任何一个人,对于那些他不是极其需要的物质的刺激,也许一开始还是有点反应的,但很快他就会适应这个刺激,并进而对这些刺激再也没有兴趣了。
因此,在许多时候,告诫家长们,切勿简单地以金钱或其他物质刺激来促使孩子努力学习。一方面,这有可能让孩子无法体会到学习本身的意义所在,更重要的是,一旦贝勃定律发生作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家长只是基于现实功利才要求他们学习的,并不是真正在乎孩子自己的感受。
当然,这不是说完全不能使用物质刺激。在孩子尚没有学习兴趣之时,物质刺激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但这需要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随着刺激的增大,家长要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必要时还应撤去物质刺激。这样,才能让孩子由浅入深地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从而领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爱。
知道了贝勃定律的原理,可以将其用在更多有利的途径上,同时也能避免其带来的消极作用。
不少女性朋友会跟男友抱怨,说是交往久了,他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细心地呵护她,对她的感情似乎也没有刚开始那样热烈。其实,这种情况就是贝勃定律在作怪。知道了个中奥妙以后,也许我们可以把握好自己的热情,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味地重复某种刺激,至少我们可以改变刺激的方式,或者是不定期地给予刺激,那样就不会事倍功半了。
“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的“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对后来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会较轻易地接受了。
贝勃定律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在生活上也随处可见。
有些人会抱怨自己的朋友没有刚熟识时对自己那么好了,其实事实并不是那样,只是刚熟悉时候别人对你的一点
点关心你都会觉得情谊很深,而后时间久了,你会在无形把这种关心当成了理所当然,所以,你会渐渐觉得你的朋友对你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其实,变了的不是事实,而是你的感受。如果你对别人一直是全心全意的话,你便会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累。就像是在刀尖上跳着舞蹈,想要给别人更多的欢乐,你就必须继续地跳,那样,就会被刀慢慢割成一片一片,慢慢耗死;如果选择了放弃,那么你在意的人就会很直白地认为你对他已不在有意,就像从高高的刀尖上坠下,活活摔死。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就该把握自己的尺度。对待朋友,要好;对待家人,要好;对待恋人,要好。然而,那些好
却不能是你的全部,当你对待别人的好到达极限后,你将再也无法付出再多,那样反而只会让你在意的人觉得你对他们没有那么好了。所以,对待一个人,要保持七分,最后的三分,请保持神秘。
把握好自己的尺度,别去作一个刀尖上的舞者。
文章来自《互动百科》
0 个想法与看法: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