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的启发
>> 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每天都有许多事件发生在你我之间。
机缘,让我们遇到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事件。
机缘让我们借着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件来自我反省,因为,每一个事件都是我们学习及改变自己的最佳反映。
在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与anata到办公室后面的kopitiam用早餐。
由于kopitiam免费供应杂志与报纸,所以我们也在哪里翻看报纸,并把看过的报纸搁在桌边。
过了一会,邻桌来了一个家庭,3个女儿与一对父母。
邻桌的父亲看到我们桌上的报纸,对年约10岁的女儿说:「把报纸拿过来给我。」
母亲随着用隔着桌子也可听到的声量说:「记得要先问过才拿。」
女儿走了过来,看了我们一下,一言不发,就把报纸拿过去了。
母亲随着提高声量又说:「有没有问人?」 女儿不语。
不知那个母亲会做出什么动作,我连忙看了看那个母亲。
母亲没看我们,只望着她的早餐,又重复的说:「有没有问人?」
女儿还是沉默不语,看了看我一眼,没啥表情。母亲也没啥表情,正忙着用餐呢。
-------------------
上两个星期,我与anata到了一家有机餐厅用晚餐。
当时,有一位母亲带着一位大约4岁的女儿与一位大约8个月的儿子在用餐。餐厅那时只有3桌顾客,刚才提到的母亲一桌(A)、我们一桌(B) 和另一桌的母子(C) 。
由于餐厅的后方卖有机蔬菜,所以C 桌的母亲忙着买菜,大约9岁的儿子在餐桌上玩大约10辆的小车子。
A桌的女儿很好奇地看着C 桌男孩的车子,对母亲说:「I want to play car car.」
忙着吃晚餐的母亲接着说:「Remember to ask Korkor first before you take.」
女儿走过去了隔壁桌,站在桌边,不问,却开始拿起桌边的两辆车子来玩。
母亲看也不看,接着又说:「Did you ask Korkor before you take.」 女儿看了母亲一眼,不语。
接着女儿的手伸长到男孩的前面,把3辆车子移到她面前,又看了看那个男孩。虽然男孩也看了女孩一眼,但并没有表示异议。女孩接着就拿着3辆车子边说边走回她的餐桌:「I take the car to let my Titi play.」
女孩的母亲又说:「You have to ask Korkor first before you take.」 女儿还是沉默不语。
在这两个事件里,我们都看到了母亲在教育孩子:「在还没拿东西前,先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才可取。」这是个很好的现场教育,不但可以教导孩子‘尊重别人’同时也教育孩子‘以礼待人’。
可是在现场的母亲们并不在意孩子的表现,好像任务是:把该说的说了、该听到的人听到就好;任务完成后,孩子有没有做并不在意。
当时,我想了一想,母亲们当时所说的话是:说给自己听,别人听还是孩子听。
如果只说不做,那说的意义是什么?
德行的教育是经过熏陶,我们才会学到的。我们并不能在教科书上教德行,因为德行是行为的教育,是如何正确待人处世的方法。
我想德行的教育该是先从身教开始吧!如果只说不做,那么孩子会不会也学习到了只说不做呢?
这两个事件让我深思了一个月,因为,孩子们的将来就在我们这一代成年人的手上,我们平时的言行举止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我是否该注意我平时的言行举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