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生命

艱苦的生活

>> Sunday, May 31, 2009

日本政府調查:近三成老人感生活艱苦。

日本內閣今天發佈了2009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其中發現,65歲以上的高齡人士中,感到生活艱苦的比例,達到26.4%,將近三成,而覺得生活寬裕的人,只有8.5%,比例還不到一成。

白皮書預測,日本社會的高齡化程度,到了2010年之後,將成為世界第一,白皮書並強調,日本社會未來的高齡化挑戰,將是世界任何國家都未曾經歷過的。

白皮書也指出,日本老年人和附近鄰居的聯繫,正在減少。

據白皮書估計,光是以日本東京來說,2005年,65歲以上的人口,約為230萬;30年之後,也就是203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約395萬人,這顯示日本大都會的老年人口,會有大幅增加的傾向。 2009年5月29日新浪新聞

人老了,對生活失去了興趣,就覺得生活艱苦;可是,有位朋友的孩子才17嵗,也有厭世的傾向,總覺得活著沒什麽意思。

生活是艱苦的,不論年老或年少,如果遺失了“自我”,就不會明白生命的意義。

那麽 「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我們在家庭,社會到底扮演著什麽角色?

生命中有很多未知的答案,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應該是很多人想要去了解的事。

一個人會對生活在這世上的目的有所疑惑時,我猜想那個人目前的人生中並沒有什麼目標。

我們可以選擇為自己而活,也可以選擇為別人而活,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決定,但是首先我們要先知道

① 我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② 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

這樣大家才會知道要作怎樣的事,成就怎樣的結果,一切隨心所欲,只在於我們想不想要。

所以一切的根源,就在於自己對自己的設定,人生就像一場戲,我們要怎麼演,要演怎樣的戲,就由自己這位主角決定。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改變角色,直到找到一個最適當的人生模式。

悲觀的人,總覺得衝破艱苦的日子,遙遙無期,終日沮喪不已;樂觀的人,卻覺得艱苦只是近在腳下,只要忍耐挨一下就過去了! 往往命中的困境,不也是如此嗎?

端午节快乐

>> Thursday, May 28, 2009

一個美麗的約定……

>> Wednesday, May 27, 2009

兩個身患絕症的男孩和女孩,相互用書信交換彼此的關心與祝福,但他們雙雙離開人間後,卻仍然收到對方寄來的信。

命運是如此的殘酷,它讓兩朵朝氣蓬勃的花蕾還未來得及綻放,他們的青春與活力就要過早地凋謝了,而命運又是仁慈的,它讓兩顆已經瀕臨絕望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男孩和女孩在醫院的走廊上相遇了,在四目相觸的那一剎那,兩顆年輕的心靈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們都從彼此的眼睛中讀出了那份悲涼。

也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吧,到了傍晚,他倆已成了彷彿相識多年的老朋友了。

從此以後,男孩和女孩相伴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日出日落,兩人都不再感覺孤獨無助了。

終於有一天,男孩和女孩被告知他們的病情已經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於是他們都被接回了各自的家。

他們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起來,但男孩和女孩誰也沒有忘記他們之間曾經有過的一個約定,他們唯有通過寫信這樣的方式來交換彼此的關心和祝福。

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對他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

就這樣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已經三個月過去了。

一個下午,女孩手中握著男孩的來信,安詳地合上了雙眼,嘴角邊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

Read more...

缺德事,不可為

>> Tuesday, May 26, 2009

有一位青年畫家,在還沒成名前,住在一間狹隘的小房子裡,靠畫人像維生。

一天,一個富人經過,看他的畫工細緻,很喜歡,便請他幫忙畫一幅人像。雙方約好酬勞是一萬元。

一個星期後,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約前來拿畫。這時富人心裡起了歹念,欺他年輕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約定付給酬勞金。富人心中想著:“畫中的人像是我,這幅畫如果我不買,那麼,絕沒有人會買。我又何必花那麼多錢來買呢?”

於是富人賴賬,他說只願花三千元買這幅畫。青年畫家傻住了,他從來沒碰到過這種事,心裡有
點慌,花了許多唇舌,向富人據理力爭,希望富人能遵守約定,做個有信用的人。“我只能花三千元買這幅畫,你別再囉唆了。”富人認為他居上風,最後,我問你一句:"三千元,賣不賣?"青年畫家知道富人故意賴賬,心中憤憤不平,他以堅定的語氣說:“不賣。我寧可不賣這幅畫,也不願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毀約,將來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價。”

“笑話,二十倍,是二十萬耶!我才不會笨得花二十萬買這幅畫。”“那麼,我們等著瞧好了。”青年畫家對悻悻然離去的富人說。經過這一個事件的刺激後,畫家搬離了這個傷心地,重新拜師學藝,日夜苦練。皇天不負苦心人,十幾年後,他終於闖出了一片天地,在藝術界上,成為一位知名的人物。

Read more...

不生氣的秘訣

>> Monday, May 25, 2009

古時候,西藏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他一生氣就跑回家去,然後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後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而一生氣,他仍要繞著房子、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當愛地巴很老了,走路已經要拄拐杖了,他生氣時還是堅持繞著土地和房子轉三圈。

一次,孫子問他:「阿公!您生氣就繞著房子和土地跑,這裏面有什麼秘密?」

愛地巴對孫子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我就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跟人生氣呢?一想到這裏,我氣就消了。氣消了,我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工作、學習了。」

孫子又問:「阿公!您年老了,成了富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呢?」

愛地巴笑著說:「老了生氣時我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邊跑我就邊想———我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裏,我的氣就消了。」

(摘自《做人與處世》)

高貴的秘密

>> Sunday, May 24, 2009

一個精明的荷蘭花草商人,千里迢迢從遙遠的非洲引進了一種名貴的花卉,培育在自己的花圃裡,準備到時候賣上個好價錢。對這種名貴花卉,商人愛護備至,許多親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卻連一粒種子也不給。他計劃繁育三年,等擁有上萬株後再開始出售和饋贈。

第一年的春天,他的花開了,花圃裡萬紫千紅,那種名貴的花開得尤其漂亮,就像一縷縷明媚的陽光。第二年的春天,他的這種名貴的花已繁育出了五六千株,但他和朋友們發現,今年的花沒有去年開得好,花朵略小不說,還有一點點的雜色。到了第三年的春天,他的名貴的花已經繁育出了上萬株,令這位商人沮喪的是,那些名貴的花的花朵已經變得更小,花色也差多了,完全沒有了它在非洲時的那種雍容和高貴。當然,他也沒能靠這些花賺上一大筆。

難道這些花退化了嗎?可非洲人年年種養這種花,大面積、年復一年的種植,並沒有見過這種花會退化呀。百思不得其解,他便去請教一位植物學家,植物學家拄著枴杖來到他的花圃看了看,問他:“你這花圃隔壁是甚麼?”他說:“隔壁是別人的花圃。”

心靈無私,這是我們保持自身高貴的惟一秘密。


Read more...

堅持自己的信念

>> Saturday, May 23, 2009

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我們該堅持我們的信念,不受別人而影響。

我們的價值,是我們給自己的定價。 堅持自己崇高的信念,才會贏得別人對我們的信賴。

第十二塊紗布

一位來自衛校的畢業生,在一家大醫院實習。實習期滿,如能讓院方滿意,便有可能被留用。

一天,來了一位生命垂危的傷員,院方全力進行搶救,實習護士被安排做外科手術專家兼院長---王教授的助手。

高難度的手術從清晨一直做到黃昏,眼看患者的傷口即將被縫合,這名實習護士突然盯著院長說:「王教授,我們用的是12塊紗布,可您只取走11塊。」

「我已經全部取出來了,一切順利,立即縫合!」院長堅定的回答著。

「不,不行!」實習護士高聲抗議道:「我記得非常清楚,手術中我們用了12塊紗布。」

然而院長還是沒有理睬她,大聲命令道:「沒有錯,聽我的,準備縫合!」這名護士急了,大聲叫了起來:「院長!你是醫生,你不能這樣做!」

直到這時,院長的臉上才浮起一絲欣慰的笑容,他舉起左手心裡握著的第12塊紗布,向在場的人宣布:「這是我最滿意的助手!」

這名實習生理所當然的成了該醫院的正式護士。

堅持自己的信念,讓自己成爲無價之寶。

何謂幸福

>> Friday, May 22, 2009

幸福是什麼?難道標準答案就是童話故事裡所說的「王子與公主結婚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大部份的女人都是懷著憧憬走向紅毯的另一端,卻很快地就必須面對夢醒時刻;有人選擇認命、有人選擇逃避、也有人為愛而勇於改變自己。

不讓自己有太多想法的女人,總要自己相信,不要為經濟煩惱; 把老公顧好、小孩看好,沒事到處逛逛買東西,這就是一種幸福。但她們往往忽略了培養自己面對無常的應變能力,而老天爺總不忘給每個人來個不定時的試煉;平時疏於準備與鍛鍊的人總很難跨越關鍵時刻。到頭來,幸福還是掌握在老天爺手上。

Read more...

老天會知道

>> Thursday, May 21, 2009

“你子宮裏長了東西,最好儘快動手術!”醫生說。

手術很快安排好了。瘤不大,只須切開一個小小的口。醫生打開病人的腹部,向子宮深處觀察,準備下刀。

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半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額頭。他看到了令他難以置信的事,子宮裏長的不是腫瘤,是個胎兒。

他矛盾了,陷入掙扎。如果下刀,硬把胎兒拿掉,然後告訴病人,摘除的是腫瘤。病人一定會感激得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確定,那所謂瘤,一定不會復發。相反的,他也可以把肚子縫上,告訴病人,看了幾十年的病,他居然看走眼了。

這不過幾秒鐘的掙扎,已經使他渾身濕透。小心的縫合之後,醫生走到病人床前。

「對不起!太太,我居然看錯了,你只是懷孕,沒有長瘤。”醫生深深的致歉,“所幸及時發現,孩子安好,一定能生下個可愛的小寶寶!」

病人和家屬全呆住了,隔了十幾秒鐘,病人的丈夫突然衝過去,抓住醫生的領子,吼道:「你這個庸醫,我找你算賬!」

後來,孩子果然安産,而且發育正常。但是醫生被告得差點破産。最大的傷害,是名譽的損失。
有朋友笑他,爲什麽不將錯就錯?就算說那是個畸形的死胎,又有誰能知道?

“老天知道!”醫生只是淡淡一笑。爲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拼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維護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摘自《衝破人生的冰河》◎劉墉 )

從遺憾中領略圓滿

>> Wednesday, May 20, 2009

我們常常安慰別人說:「人生是沒有圓滿的。」 不能得到一切。

然而,誰說人生是沒有圓滿的呢?我們所擁有的,是另一種圓滿──從遺憾中領略圓滿。

沒有分離的思念,怎能領略相聚的幸福?

沒有經歷過被出賣的痛苦,怎會領略忠誠的可貴?

沒有嘗過苦戀的滋味,又怎能體會長相廝守的深情?

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能夠相聚,彼此忠誠,長相廝守,不正是一種圓滿嗎?

圓滿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 而是學會了珍惜和付出。


在一個小宇宙裡,你是圓滿的;當你不再貪婪,你是圓滿的;當你了解愛情,那是自身的圓滿。

月圓月缺,但是,你不會說月亮是不圓滿的。


你愛著的那個人,也許是不完美的,也許是有很多缺點的。你自己又何嘗不是?然而,你們的關係卻可以是圓滿的;那個圓滿,超脫了現實,是一種領略和追求,也是一種寬容。

Read more...

勇於認錯的背後

>> Tuesday, May 19, 2009

孩子們都知道做錯事要勇於認錯,以真誠的態度道歉。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做得到,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很清楚該怎麼做,且都已在調整中。

反觀我們成人世界,礙於面子與自尊,能做到的有幾人呢?多數的人忘了真誠,就算真的錯了也一定得硬拗,深怕彎腰後就無法站直,失去了面子、傷了自尊。其實大家都會打從心裡去佩服有勇氣認錯的人,至少我們一定會被真誠的態度打動,那為何我們自己卻很難做到呢?

因為生活背景和成長環境不同,我們通常帶著自己的價值觀去看這個世界、去與不同的人相處,我們認為對的事,在別人的眼中或許就值得商確,加上溝通不良,彼此之間的磨擦也常因此而產生。

Read more...

愛人與被愛

>> Monday, May 18, 2009

愛人幸福?
還是被愛幸福?
有人愛的人說愛人較幸福,付出愛的人卻覺得被愛更幸福。
當然如果有人愛,自己又懂得去愛人,那便是超級的幸福!

如果幾個女人在一起談話,難免會討論到家裏的另一半,討論當下,總會發現有些是被老公呵護的,有些是呵護老公的。 被老公呵護的總讓大家羡慕。

「被愛」是一種幸福,但不一定快樂,因為愛你的人不一定用你喜歡的方式愛你。做一個接受者,操控權不在你,被愛的太多與不及,恐怕都不是一件好事。

被愛的太多或許必須付出「失去自由」或「無法獨立」的代價。

因為付出愛的人不免會落入想擁有或操控被愛人的泥淖中,這是人之常情,結果雖然擁有愛自由卻也被限制了。也有人樂於享受被愛,有個可以依靠的人感覺真好,但一旦沒有了愛,也就沒有依靠,就如鳥兒沒有了翅膀,從此不再飛翔。

Read more...

最後一聲銅鑼

>> Saturday, May 16, 2009

有二位年輕人從鄉下來到城市,歷經奮鬥,終於賺了很多錢,後來年紀大了,就決定回鄉下安享晚年,在他們回鄉的小徑上,碰到了一位白衣老者,這位老者手上拿著一面銅鑼,在那裡等他們。

他們問老先生:「你在這做什麼?」

老先生說:「我是專門幫人敲最後一聲銅鑼的人,你們兩個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到第三天黃昏的時候,我會拿著銅鑼到你家的門外敲,你們一聽到鑼聲,生命就結束了。」

講完後,這個老人就消失不見了。

這兩人聽完後就楞住了,好不容易在城市輕辛苦了那麼多年,賺了這麼多錢,要回來享福,結果卻只剩下三天好活。

當一個人處於絕望的時候,若能展現積極樂觀的一面,承擔眼前的一刻,不必擔心以後的事情,就不必怕哪一天銅鑼會響,也不必特別去聽那一聲銅鑼的聲音。


Read more...

溺爱病毒

>> Friday, May 15, 2009

溺爱战争

本篇文章摘自:商业周刊第977期
作者:李盈颖、刘承贤、贺先蕙

孩子们正遭受「溺爱病毒」的攻击!他们拥有的物质比上一代多5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他们却不满足,还出现负向行为。爱孩子容易,用对的方式去爱,却很难……

有一种病毒,正在全球各个角落肆虐,对着孩子们发动攻击。如果你是个非常疼爱孩子的父母,小心了!这个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气中,被感染也不会发烧、呕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现七大负面人格特征:骄傲、愤怒、妒嫉、懒散、暴食厌食、陷溺、贪婪,从而影响一辈子的竞争力。

现象:千禧之子常见被溺爱儿童症候群
这个病毒带来的症状,名叫「被溺爱儿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着在父母身上,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发病率尤高。这已成为二○○○年以来全球儿童教育界最忧心的现象。卡拉(Carla Wagner),十七岁,美国佛罗里达州学生。这一天,她用美国运通金卡消费了一杯龙舌兰,酒后,她驾着Audi A4扬长而去,撞到了一位女学生。当法院打算以酒醉驾车以及伤害的罪名起诉她时,她的父母问法官:「那么,卡拉今年夏天是不是还可以像往年一样到巴黎度过夏天?」

Read more...

心境转逆境(三)

>> Thursday, May 14, 2009

洞庭湖每临冬季就干涸,大部份的鱼虾都被渔夫打捞走。可是在湖里有一种叫泥鱼的,它却有它的求生之道。

每遇冬天,泥鱼就将全身滚进湿泥里,然后口衔泥水,静止不动。渔人乍见,总把泥鱼误以为泥巴,让它幸运逃过一劫,等到来年春暖水来,泥鱼就洗尽身上的泥巴,快乐地游入水底。

像这么微小的泥鱼,都知道要顺应环境求生存,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又怎能受挫于逆境,而一蹶不振呢!

在人生中,也许我们轻轻跌了一跤,就赖着膝盖疼,要别人扶我们起来;可是我们看看擂台赛上,拳王泰森被击倒,又有谁来扶他呢?他必须靠着自己的努力站起来,而且只有短短十秒钟而已。能再站起来,就可以再战,可以再成为拳王;如果倒下去了,机会就没有了。

~人活着就应该是个不屈挠、斗不垮的强者───海明威~

烦恼是别人带来的,快乐是自己找到的。
快乐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
何不快快乐乐过完每一天。

生活是自己的全看你自己如何选择

每天早晨起床时给自己一个微笑
再大的困难也没什么搞不定的

希望大家天天快乐

心境转逆境(二)

>> Wednesday, May 13, 2009

有位先生在公司里的人缘很好,他性情很好、待人和善,几乎没人看他生气过。

有一次有个朋友经过他家,顺道去看看他,却发现他正在顶楼上对着天上飞过来的飞机吼叫,朋友好奇的问他原因。

他说:「我住的地方靠近机场,每当飞机起落时都会听到巨大的噪音。后来,当我心情不好或是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发脾气时,我就会跑上顶楼,等待飞机飞过,然后对着飞机放生大吼。等飞机飞走了,我的不快、怨气也被飞机一并带走了!」

一个人的脾气的好坏,在于知道如何适时宣泄自己的情绪。一味的压抑心中不快,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生活步调紧凑繁忙的现今社会中,人人都应学习如何舒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如此才能活出健康豁达的人生!

~一些压力是必须的,就像船,必须要有些东西去压船,才能航行─叔本华~

心境转逆境(一)

>> Tuesday, May 12, 2009

火车上,坐着一对夫妻。先生彬彬有礼,而太太却一路上不停地抱怨着。

不是嫌倚子脏,就是嫌风太大,不然就骂车上的服务小姐态度不好,好像没有一件事让她觉得满意,让她看得顺眼。

先生礼貌地跟邻座的人打招呼,当别人问他们从事何种职业时,先生说:「我是工程师,我太太是制造家。」

别人好奇的问:「尊夫人制造什么产品?」

先生笑着回答:「她专门制造不愉快!」

我们每天早上醒来,就只有两个选择:希望这一天过得快乐还是不快乐。其实这只是一种心境的差别,就看我们自己的决定了!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所造成的。 ─牛顿~

生与死

>> Monday, May 11, 2009

今天一早,父亲捎来消息说:三舅去世了。我素来少与三舅联系,所以并没听过他有什么病症; 就询问父亲:三舅到底得了什么病? 父亲说: 身体衰弱。 因为清明节时,父母亲才与三舅及舅母见面,想必这是突发事件吧!

万物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定律,没人可逃避。虽然每个活着的我们都会死,可是我们却对死亡没有太大的观念。

就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台湾南华大学吕应钟教授的<圆满的句点:现代人应有的生死观! >

一、廿一世纪是心物合一的世纪

三百多年来人类科技文明急速发展,使得人类根深蒂固地以为: 科技可以解决一切、科技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然而,人类的精神文明水准与生活艺术眼光却日益消退,精神与道德认知成为人类知识之化外,这是地球文明的警讯。 此种令人担忧之现象全然由于科技长期主宰人类学习知识之偏差所造成,养成人类以科技能验证者才可信之狭隘思维,也引领人类一步一步趋向不自知的堕落深渊。

事实上,科技不是衡量宇宙一切的标准,科技也不能代表人类的一切成就,科技更不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意义。没有科技文明,人类仍然能「好好活着」。科技无法让人类真正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无法提升人类对生活的真知,因为科技研究对象是死的物质,而人类的存在除了物质世界之外,更重要的应是精神内涵。

了解生命在各种时空场中的实况之后,人类就知道死亡的真相了,可以说,人是不会死亡的,死亡只不过是每人的本命灵换一个躯壳而已。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好比人与汽车。汽车是不会动的,人进去后就变成活体。同样,肉体是不会动的,灵魂进去后,就成为活的生物体。


四、生命是不朽的存在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因此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就忌讳言死,并将鬼魂之事当作怪力乱神,桎梏我们的思想久矣。错哉!哀哉!

死与生互为循环,「往生」的真义即「往另一个时空出生」,因此,宇宙中的本体生命是永恒的、不死的。生命在地球上这一段时间,只是一个过程、一个阶段而已。

人类最重要最深层的学问就是 「了解自己、活得愉快」,再加上自古认为的 「生死事大」,因此建立二十一世纪正确的生活观是当今人类不可再回避的自觉。

生活是一辈子的事,要过怎样的生活是每个人自己选择与决定的,有人选择生活得有意义、有感性、有内涵; 有人选择生活得轰轰烈烈;有人选择生活得平平凡凡、毫无趣味;有人选择醉生梦死... 全是个人行为,他人无从干涉。

「生」很简单,然而「死」却要用心,因为有「好死」与「歹死」之分,我们廿一世纪的人类要深切了解生死观。

希望今天带给各位一个了悟阶段的开始。祝福各位好好的活在二十一世纪。 -- 台湾南华大学吕应钟教授

Read more...

卖了法拉利的和尚

>> Saturday, May 9, 2009

最近遇到一个朋友,她从包包里拿出了一本书,对我说:现在我正在看这本书,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本书为 The Monk Who Sold His Ferrari。

书名吸引了我。 它是一本精巧的小书,有个有趣的名字。

故事大概是说,有位很成功很富有的律师,忽然在法庭上心脏病发晕倒,在医院醒来后便变卖一切(当然包括他的法拉利跑车),去了喜玛拉雅山寻道去,结果遇上了一个神秘社群,学了一套人生智慧,于是回来传播这些讯息。

虽然书中的讯息带有很多的印度谚语、大众心理学、或新纪元思想,或许是老生常谈; 然而,「知」亦不等于「记得」,「记」又不等于「行」:

思想力量:

So, if I want to have the inner strength to get up earlier, eat less, read more, worry less, be more patient or be more loving, all I have to do is exert my will to cleanse my thoughts?
如果我想利用意志力,让自己起床起早点、吃饭吃少点、读书读多点、忧心忧少点、耐性多一点、或爱心多一点,我只需要洁净我的思想?

When you control your thoughts, you control your mind. When you control your mind, you control your life. And once you reach the stage of being in total control of your life, you become the master of your destiny.
当你能控制你的思绪,你便能控制你的头脑;当你能控制你的头脑,你便能控制你的生活。当你能控制你的生活,你便能控制你的命运。

You have the power to be more than your environment. Similarly, you have the capacity to be more than a prisoner of your past. To do this, you must become the master of your will.
你的力量比你身处的环境大,亦比困着你的过去大。要突破这囚牢,你先要成为你意志力的主人。

语言的力量:
Remember, words are great influencers. Words are the verbal embodiment of power. By filling your mind with words of kindness, you become kind. By filling your mind with words of courage, you become courageous. Words has power... 记着,文字是极有影响力的,它们内有能量。如果你满脑子仁慈的句子,你都会变仁慈;如果你满脑子勇气的句子,你都会变勇敢。文字是有力量的。

人生目标:
"...when we are born, we are crying while the world rejoices... we should live our lives in such a way that when we die, the world cries while we are rejoicing." 当我们出生时,我们在哭而身边的世界在欢庆... 我们应该选择的生活方式, 是 - 当我们离开世间时,身边的世界为了我们的离去哭泣,而我们自己在欢庆。

愿与大家共勉之。

母亲节

>> Friday, May 8, 2009

预祝每个母亲,母亲节快乐!

决定成败的十种心态

>> Thursday, May 7, 2009

心态要会转,机会就在两好三坏!!

成功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大部分的失败,都来自人的两个无知,一是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二是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

改变心态,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平日不以为意的一切,当你再次投注视线,你的人生将变得越来越好!

人生当中许多事情,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钢铁般的意志,完全取决于心态。

只要你对某一件事感兴趣,并且长久地坚持下去,都会成功。

因为上天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成功一件事!

10种心态,改变你一生

拥有努力到最后的心态,你可以比别人多更多成功的机会!!
拥有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的心态,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拥有改变观念的心态,改变人生观,改变心境。
拥有微笑面对困境的心态,别总盯着痛苦,你会更快乐。
拥有一生活得不后悔,做自己喜欢的事,想办法从中赚到钱。
拥有真正的赢家心态,生命中带来痛苦的事物,说不定也会是另一种祝福。
拥有爱的超越心态,生活不缺乏美丽,缺少的是发现。
拥有推开每扇门的心态,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道门,轻轻一推,把人带到黯淡和光明两种世界。
拥有盘点生命资产的心态,很多时候,甚至把宝物看成废物,埋没天才的不是别人,恰是自己。
拥有最伟大力量的心态,尊重是人际交往的魔力棒,人与人之间,「尊重」二字特别重要。

Read more...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 Wednesday, May 6, 2009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弯的下腰才是成熟,放得下身段才是高明

>> Tuesday, May 5, 2009

章老,去年刚退休。他到儿子家去小住,选穿了自己满意的夹克和皮鞋。
儿媳一见却不满意,说:「爸,瞧你那个寒酸样!出去岂不惹人笑话?」
他一听,心里顿生反感:媳妇教训起公公来了!正待发作,儿子向他使眼色。
他忍了,转而问:「那我该穿什么样子的?」

儿媳机灵,抓起皮包邀他一起上街选购,换他一套浑身上下的高级时装、黑亮皮鞋。
回来,左邻右舍一见,夸上了:「好帅的章老!」「好巧的儿媳!」
公媳俩受到如此赞扬,双方的陌生感、戒备心一下子消除殆尽。
章老一住数月,长了一身精神,活了一张笑脸,他那儿媳也乖了一张巧嘴,相处得好不开心。

前天,见到章老,问他的体会。
他说:「家务事可有学问。当时我要是逆了她,战争一打,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
现在一家和睦不说,我还受到『开通、大度,能适应潮流』的赞扬。顺着竿子往下滑,好啊! 」

顺着竿子往下滑,滑掉了老人倚老卖老、处处看不惯、唠唠叨叨的陋习;滑得了儿媳
增进孝道,愿意与公婆闲谈,加深了相互的了解;
滑得两代人拉近了距离,没有隔阂,这是一举几得的好事。

「下滑」,是一件谦让作风,不是丢人的事。
清代黄宗羲说: 「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一份天性,是非上不必太明。」
老年人要放下架子,亲切待人,年轻人释放暖意,善待老人,共同享受滋润的天伦之乐。

好文章 - 没有左手

>> Monday, May 4, 2009

在日本一位在车祸中,不幸失去了左臂的十几岁的小男孩,决定向一位老师学习柔道。他很认真的学习,不过令他不解的是,六个月过去了,老师却只是重复的教他同一个动作。他忍不住问老师:「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动作?」

先生回答他说:「你只要把这个动作学好就可以了。」

虽然男孩并不了解老师的用意,不过他相信老师的话,继续努力学习。

几个月过去了,老师决定带他去参加一个升段鉴定比赛。在比赛中,他很熟练的运用老师所教的动作,过关斩将。一直到了决赛,虽然对手强悍得令他几乎招架不住,他仍然在一番苦战后,反败为胜,得到冠军。

回家的路上,男孩问老师,为什么只用老师所教的一个动作,他就赢了这场比赛?老师回答他说:「有两个原因:

一、我教你的招式是柔道中最难的一个动作,你很精通;

二、对手想要破解这个招式则只有一个动作,一定要抓住你的左手。 」

这个男孩最软弱的地方,竟成了他致胜的关键所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软弱的地方,但上帝总在我们的软弱上,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

只要善加利用上帝给我们的一切,我们也必像这个男孩这样,在自己的软弱上,看到上帝的另一种祝福。

*行程可以不用太赶~给自己一些思考喘息的机会.
*工作可以不用太多~给自己一点调养适应的时间.
*朋友可以不用太好~给彼此一片自由独处的天地.
*关怀可以不用太过~给对方一个成长自主的空间.
*言语可以不用太白~给听者一次发挥想像的证悟.
*锋芒可以不用太露~给别人一般如沐春风的温馨.
*名气可以不用太大~给自己保留随意任性的自由.

挑战自己,激发潜能

>> Sunday, May 3, 2009

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安于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害怕接受挑战,害怕失败,认为安于现状是最舒适,最容易的。

有两种人,一种是遇到困难、挫折仍然会坚强去面对,也敢于改变自己而走向成功的人; 另一种是遇到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想去面对,更不想改变现況而退缩的人。

无论遇到什么事件,我们都该勇敢的面对它,接受它,挑战自己的能力,就会发现: 人是有无限的潜能, 但是被挖掘出来的就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习惯了自己的现状,太安于现状,懒得去改变。但是当有外界的刺激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潜能就被激发出来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积极面对生命。

当自己取得进步时,可以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樣会激发自己继续挑战自己的欲望; 也可以把自己的取得进步看成是自己实力的体现,这樣你会对自己进行以后的努力更有信心,因为你相信自己的实力。

当自己遇到挫折时,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考验,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問題的办法,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能找到問題的解决办法,这樣不仅能增强自己的信心,更能挖掘自己的潜力。习惯往往是人们拒绝去挖掘自己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

有了这层体悟与认知,会让我们更乐意面对未来人生道上无尽的难题!




Read more...

投胎的选择

>> Saturday, May 2, 2009

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 中国文学家鲁藜

河边村落的某户人家,住了一对兄弟,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哥哥很聪明,弟弟很老实。某天,下了一场豪雨,暴涨的溪水冲垮了堤防,淹没了村落,这两兄弟不幸在这场意外中死亡,一起到阎王殿报到。

阎王查核两人的一生,宣判: 「你们两人生前都没做什么坏事,可以转世为人。 」

阎王又翻翻 《生死簿》,告诉两兄弟: 「现在有两个投胎的机会,你们可以自由选择。」

聪明的哥哥说: 「敢问阎王,这两个机会有什么差异?」

阎王回答: 「一个注定一生都要拿人好处,另一个注定一生都要给人好处。你们谁要先选?」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Widget for Blogs by LinkWithin

最新發表

永恒的生命部落格观察

  © 永恒的生命by Aimee Tay2010

Back to TOP